在几天前,备受关注的高考终于落下帷幕。回顾高考前的种种,毛坦厂中学的故事令人动容。6月5日清晨7点半,安徽省六安市的毛坦厂中学,这座被誉为“亚洲最大高考工厂”的学校,安排了88辆送考车从山中出发,浩浩荡荡地开往考场。成群的家长在雨中送别推荐配资股票,街道两旁排满了伞。而在这些伞下,凝聚了无数家庭的期待和梦想。通过记者航拍的画面可以看到,车队的领头大巴车牌号“91666”特别醒目,这一数字寓意着“就要666”,是学校为学生送上的最后祝福,也是最真诚的期许。
毛坦厂中学,以其严格的教育模式和高超的本科录取率闻名全国。根据数据显示,过去五年全国的本科录取率约为50.64%,而毛坦厂中学的本科达线率始终保持在95%以上——2018年为95.6%,2019年95.5%,2020年95.5%,2021年95.7%,2022年依旧稳居95.5%左右。这个成绩背后,究竟藏着怎样的秘密呢?
展开剩余82%毛坦厂中学的管理模式,一直是社会热议的话题。位于大别山区的毛坦厂,地理位置偏远,经济相对滞后,孩子们的世界里几乎没有电子游戏厅、台球厅、网吧或酒吧等娱乐场所。这个地方的孩子,几乎没有任何娱乐活动的干扰,生活与学习的重心十分单纯,学校的管理环境因此得天独厚。每天,学生们在天未亮时就起床,进入繁忙的学习时光。学校的饮食时间、周末安排都有严格的规定,甚至有时,周末也会被用来进行考试。
毛坦厂的学生,常年面对的是一项共同目标——提高分数。学校会根据学生的成绩,提前预测他们将进入的班级,并为每个学生制定详细的学习规划。根据不完全统计,每个毛坦厂的学生,平均要做5000张试卷。光荣榜、横幅随处可见,这些都不断激励学生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。有人质疑,这种机械式的教育模式,是否将学生培养成了“考试机器”?
对此,我认为,毛坦厂的做法,虽然对一些人来说显得过于严格,但其意义远不止于此。对于许多来自农村的孩子来说,高考,才是他们唯一能够摆脱困境、改变命运的机会。城市的孩子通常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机会,而毛坦厂的学生,更多的是普通百姓的孩子,他们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由分数决定。毛坦厂中学给了这些孩子一个机会,让他们能够通过拼搏与努力,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,去争取属于他们的未来。
在许多农村地区,由于教育资源的短缺,孩子们无法享受到优质的课外辅导、艺术培训等。而毛坦厂中学通过这种高强度的集训式教育,为这些孩子提供了一个改变命运的可能。对于这些孩子来说,高考,不仅仅是考试,它是一次改变阶层的机会,是摆脱贫困的唯一途径。我们不能忽视,这些孩子背后承载着家庭的期望,他们通过这段苦读的时光,来为自己和家庭的未来争取希望。
以毛坦厂中学为例,2020年,这所学校的学生人数达到102个班级,其中复读生就超过15000人。毛坦厂,承载着无数农村家庭的希望。难道这些农村孩子就注定要被淘汰吗?他们天生比别人差吗?答案显然是否定的。在我们的乡村,孩子们常常只能依靠自己的双手,种地、干活、听长辈讲古老的故事,而城市的孩子们,已经走上了接受更多教育、培养多元技能的道路。
诚然,这种教育不公平,但它也是现阶段许多农村孩子可以依赖的唯一希望。与城市孩子相比,农村孩子并不比他们差,只是缺少了与他们站在同一起跑线的机会。毛坦厂中学给了这些孩子一个公平的机会,让他们有机会通过自身努力,改变自己的未来。
教育的本质是什么?它不仅是为了知识的积累,更是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华,实现自己的梦想。虽然毛坦厂中学的模式有一定的争议,但它至少给了底层的孩子们一个纯粹的舞台,让他们能够拥有同样的竞争力去争取属于自己的未来。
但值得注意的是,毛坦厂的这种严格教育模式,也有其弊端。如果能在保证学生高强度学习的同时,适度减轻他们的负担,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去进行个人生活的安排,可能会让孩子们在身心健康方面更加平衡。这一点,值得我们在教育改革过程中进一步思考和改进。
此外,毛坦厂中学的教育模式也得到了其他学校的借鉴,信阳市第二高级中学就是一个典型例子。尽管其生源并不出色,但通过模仿毛坦厂的教学管理模式,取得了显著的进步。信阳市二高在高考中的一本入线率,已经突破了67%。这一成绩的取得,不仅仅是教学方法的优化,更是对毛坦厂教育理念的成功复制。
然而,这种高强度的教育模式虽然提升了成绩,却也可能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。在教育中,我们既要注重学生的成绩,也不能忽略他们的德、智、体、美等多方面的培养。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考试,而是为了培养他们成为具备全面素质的人才。
因此,我们应当以更理性、全面的态度来看待教育,不仅要关注成绩的提升,也要考虑学生的健康和全面发展。教育的目标,应该是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平台,让他们有机会在未来的人生中,找到自己最适合的位置,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。
发布于:天津市利好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